在我们创办《世界康复工程与器械》杂志的过程中,得到了业界众多顶级专家与重要机构的鼎立支持。其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对杂志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与关爱,他就是杂志的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美国骨科学会通信会员、世界华裔骨科学会前会长…在国际、国内享有至高盛誉的戴尅戎院士。
为何要大力发展康复事业?康复领域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康复医学短板如何弥补?康复产业还有哪些不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程采访了戴尅戎院士。
康复系人人,意义非凡
康复绝不仅仅是针对残疾人,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一提起康复,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针对残疾人的事业,真的如此吗?戴院士首先畅谈了康复学科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历程:对于康复学科的重视是随着人们很多概念的改变而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最早,残疾人是康复服务的主要人群;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康复需求的增加,康复的概念也随之广阔,对象逐渐扩大。例如:一些因疾病造成某种功能暂时性减退的病人需要康复;一些跟健康标准尚有一段距离,不能应付正常工作的人群,也被纳入康复的范畴;还有心理疾病患者,同样需要康复手段才能获得正常生活…每个健康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因某种原因,不能维持他原来的健康状态,因此可以讲,康复的概念几乎涵盖全人类。康复事业关系百姓民生,大力发展将福泽千秋万代。
研发需转化,医工结合
一切的康复研究都要着眼于人类健康,要看成果是否能被利用起来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的戴院士,对应该如何进行康复研究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是国内大学当中所建立的第一个康复研究所,从成立之初便坚持走医工结合的道路,使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戴院士强调,研究机构的发展方向,不应仅仅向更高端研发领域进军,而是应更重视实际应用。一切的研究都应着眼于人类健康,不只是看登了多少论文,而是要看研究成果是否能有效用于实践,为人类服务。戴院士强调要遵行“转化研究”的理念。当前,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这一理念,积极倡导成立联盟,将产业链各方紧密联合在一起,共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临床康复技术的提高。
医学新要任,弥补短板
重医疗轻康复,重手术轻术后功能训练,我国应尽快弥补康复医学短板
一个好的医生,要让病人真正得到痊愈、恢复健康,没有康复是不可思议的。在临床上,相同的骨科病例,是否做了及时、系统的康复训练,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虽然大家都知道康复的重要性,但真正重视康复,并付诸实践的医院与医生真是少之又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的骨科创始人,戴院士不仅把骨科临床搞得有声有色,而且把康复融入到了骨科治疗的全过程。九院在康复领域做了很多全面、系统的工作,如专门在骨科设立康复组,与科内其他按亚专科并列;在病人开刀前,康复工作就已经开始,康复医生会在手术前就教授病人康复训练要领(因为手术后,病人往往处于疼痛状态,很难学习康复动作),待出院时,病人还会收到一份详细资料,回家就可以照着上面的指导和图示正确训练;九院还针对康复做了大量的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培养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还远远滞后于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康复理念、技术水平、普及程度、硬件设施、专业人员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面对大量中风、创伤、手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全国只有极少数医疗机构设有康复病床,许多拥有一定康复医技实力的医疗机构也仅提供门诊服务,给需要定期、长期密集康复训练的患者带来了极大不便。戴院士殷切希望我国能尽快弥补康复医学短板,造福广大患者。
未来不是梦,前景可期
国家已经重视,业界正在努力,康复事业的未来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当前,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正视并改进。戴院士认为,我们国家应从如下五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康复事业发展:一是注重人才培养,康复领域的人才远远不够,应扩大医学院校中康复学科的设立;二是积极开展康复研究、新技术开发,提高康复研究水准;三是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康复网络,设立各级康复中心,不仅要有国家级的、省级的,而且要有县级的,甚至公社级的康复中心,为百姓带来便利;四是康复设备和辅具要有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五是要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引入我国,服务大众。
对于康复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戴院士充满希望与信心,他认为,当前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康复,已经通过法令手段来促进康复行业的发展。例如,如果不设立完善康复科,将不能取得三级医院资质;国家在资金投入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人才培养方面,戴院士等专家教授正积极呼吁在相关院校设立康复医学系,为发展康复医学输送专门人才。国家已经重视,业界正在努力,康复事业的未来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和蔼、平易的戴院士脸上始终写满温情,在其儒雅睿智的言谈间,充满了他对康复事业的深情。他盼望着中国的康复事业早日腾飞,广大民众尽快享受全面的康复服务,告别伤痛困扰,绽放幸福笑容!戴院士曾在给杂志创刊号提辞中亲笔写下“推进康复事业,维护人类健康”的心声,饱含着他对康复事业发展的终极向往,那就是让每个人皆不畏惧生命的坎坷,都能快乐健康生活,共享生命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