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蔡志明 陈山林 李忠哲 田光磊
目的:探讨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dorsal intercarpal ligament capsulodesis,DILC)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疗效。
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DILC治疗12例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岁。均为跌倒时手部撑地致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9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舟月间隙> 3 mm,舟月角> 60°,并伴腕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术前患侧手部握力为(25.4 ± 8.2)kg,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56.7 ± 11.5)、(52.0 ± 15.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 ± 1.4)分,肩臂手功能障碍 (DASH)评分为(39.5 ± 7.4)分。按照Garcia-Elias分期标准均为4期,即舟月骨间韧带完全损伤,容易复位。8例伴背侧插入节段不稳定。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15.9个月。X线片示,术中腕骨排列异常获完全纠正,拔针后1个月7例(58%)舟月分离复发;术前、拔针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舟月间隙、舟月角、桡月角、头月角及腕高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7 ± 1.0)分、DASH评分(8.1 ± 8.7)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46.8 ± 7.2)、(42.0 ± 9.0)°,患侧手部握力为(32.7 ± 9.6) kg;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经DILC重建舟月骨间韧带不是理想术式,术后早期大多患者舟月分离恢复至术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