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晒出2013年公费医疗账单,令人愤怒!据广州市人社局2013年决算账本显示,去年该部门医疗保障支出为22.89亿元,其中行政单位医疗支出5亿元,事业单位医疗支出11.63亿元,二者合计即公费医疗开支16.63亿元,较2012年公费医疗支出数14.35亿元增长了约2.3亿元。账本显示,同期新农合支出0.75亿元,城镇居民医保支出为5.51亿元。
何谓公费医疗?
公费医疗是指国家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制度,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它与企业职工劳保曾共同组成计划经济年代的城镇医疗福利体系。
我国公费医疗改革的取向是取消公费医疗,将国家工作人员与城镇职工的医保待遇纳入统一管理体系。这有利于增加医保资金覆盖面,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可谓是利国利民。但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医保待遇相对较高,而城镇职工的医保待遇相对较低,因此取消公费医疗的改革一直步履蹒跚。
从上述广东财政支出看,如此沉重的公费医疗既不公平、也不经济。有人形容公费医疗是喂不饱的怪兽,吞噬着巨额财政资金。取消公费医疗,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医保资金统筹,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集中使用资金,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减轻财政负担,对政府、医院、百姓皆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取消公费医疗,为何困难重重?
然而,16年过去了,我国31个省区市中,仍有个别省的省会或省直机关等单位,迄今没有实现公费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并轨,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与普通城镇职工在医疗福利方面仍然差距很大。
但在取消公费医疗的地区,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在取消公费医疗、并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同时,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以北京为例,北京市2012年取消了公费医疗。该市公务员小林介绍,取消公费医疗后,最大落差是有了“起付线”一说。“以前,哪怕是花一分钱,也可以报销;现在不到‘起付线’,只能自己掏钱。”但是,有了“补充医疗保险”,即使自己掏钱,也数量有限。以浙江湖州为例,该市一小学老师表示,全年自付部分如果超过3000元,超过部分可以按80%到85%的比例进行“二次报销”。据了解,天津、重庆、北京等地,“二次报销”的比例均在75%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补充医疗保险”或者说“二次报销”的做法,将公费医疗改革已缩小或待缩小的差距又拉开了。
一些群众评论说,“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好怪的名字,为什么又要贴上身份标签,以后会不会有“处级干部再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厅级干部再补充医疗保险”?
专家认为,公费医疗并轨之所以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及干部以为这样会损害其医疗福利,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疗部门面临的管理及改革压力随之加大,特别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
如今,我国在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等方面的改革明显提速,取消公费医疗已是大势所趋。但是,此项医改也触动了国家工作人员的一部分既得利益,因而阻力重重。“一些干部花国家的钱不心疼,抱着赖一天是一天的消极态度。”
取消公费医疗,没理由再拖延了
道理无须多讲,数据最为直观,公费医疗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暴露于这些数据的对比之中。取消公费医疗,纳入医保体系,不仅是大势所趋,在官方民间均有共识。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已取消公费医疗。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已有北京、重庆、山西等24省区市实现了公务员全部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又有部分省份取消公费医疗制度,公费医疗范围已经缩减至个别省份。
再加上作为江西省“公费医疗最后一站”的南昌市,于今年7月正式告别公费医疗,如今还在公费医疗范围内的地区真可谓“个别”了。此时距1998年底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已有16年时间,距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有将近一年时间。取消公费医疗,对于一向以敢为人先著称的广州来说,实在没有理由再拖延下去了。
任何改革都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公众其实并不苛求取消公费医疗能够一步到位,当然也认同医保并轨需要慢慢来。然而自相关规定出台以来,公众已经为此等待了16年,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利益错综复杂”之类的说辞恐怕都是苍白无力的。可以说,取消公费医疗,不缺方案,缺的不过是决心和魄力罢了。任何空口无凭的承诺,任何缺乏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许诺,都可以看作是对公众的虚与委蛇。
当然,取消公费医疗并不意味着医疗公平到来。某些已经全面取消公费医疗的地方,又以“补充医疗保险”或“二次报销”的形式借尸还魂,继续维持特权医疗的畸形格局,这当然是在制定医保并轨方案时所需要警惕的。但是,无论如何,取消公费医疗都是实现医疗公平的最根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