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无缘手术,辛酸无奈谁人知?

首页 >> 药械应用 >> 正文

中医将无缘手术,辛酸无奈谁人知?

来源:环球医学 编号 : #112298#
2014-09-30
我要评论

中医不仅仅是把脉、针灸、配药,其实中医也可以做手术,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骨关节手术就秒杀同城其他西医医院。但是,卫计委一纸规定让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将再无缘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途暗淡,满是辛酸无奈。谁能听见他们的奔走呐喊?

遥遥领先的手术数量

据统计,2013年该院完成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00台,骨科关节镜手术600台,眼科人工晶体手术900台,心脏介入导管支架手术超过1000台。上述手术仅仅是在一家开放床位1350张的中医院完成的。同城的广东省中医院的此类手术开展数量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旗鼓相当。

一家中医院在骨关节的手术数量上,秒杀同城其他西医医院,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广州如此,在临近的东莞和佛山,两家以骨科为特色的中医院:东莞中医院和佛山中医院,在骨关节置换手术数量上更是遥遥领先。

然而,现在他们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这种手术,以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可能都不让做了。

卫计委一纸规定书写中医院的悲剧

2012年6月1日,原卫生部在其官网上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版)的通知》,通知对于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机构、医师、技术管理和培训等进行了规范。2个月后,卫生部又发布了关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两个文件的内容如出一辙,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手术的准入标准,严格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资质。

然而,2012年8月6日,卫计委在其官网又发布了一个《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的补充通知》,这个补充通知对于中医和中医院不啻一声霹雳。通知明确规定:截至文件印发之日,凡是符合认定条件,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师,可以直接认定具有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资质。其他不符合《通知》规定认定条件,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师,不再授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资质。这意味着之前具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执业资格的医生,只要符合资质就可以开展此类手术,而以后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将再无缘从事此类手术。

此规定意味着以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生连培训的资格都没有了,只允许西医的外科医生开展此类手术,明确地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师排除在外。

卫计委在补充通知中还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在2013年1月1日前,将准予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名单进行公示。

这一结果,中医界显然难以接受。

广东中医界异常焦虑

广东的中医药事业是中国中医药发展的高地,无论是影视作品《黄飞鸿》中的宝芝林,还是广东人热衷进补的药膳,中医中药的影响随处可见,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当地人笃信中医有关。时下,广东省的几家中医院如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中医院、东莞中医院等都是闻名全国的三级甲等中医院。

根据2012年的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广东省城市医院(仅西医且不含县级及以下)的业务收入为628.16亿元,城市中医院的业务收入为122.44亿元,二者之比约为5:1,而全国的这一数字约为8:1,广东中医的份量可见一斑。

在卫计委的几个限制规定发布后,广东省骨科协会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规定成立了技术小组,对每个医院进行地毯式核查,并在网上公布了可以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医院和医生的名单。结果,广东大多数中医院都被排除在外。

除了广东,地处中原、且中医药发展较好的河南省,也面临着类似的困扰。

在广东中医界沸反盈天的讨论中,其他省份却一片寂静。上海也遇到类似问题,但目前这块把关在上海质控中心,由于医院实力较强,目前不存在资质的问题。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吕宾只是知道有这几个文件,但没有意识到文件所带来巨大威胁。而在北方的很多城市,尤其是东北地区,中医院根本就没有开展此类手术,这些医院的一片寂静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暗淡

对于中医和中医院技术准入的限制,会让一部分人中医医生放弃这个专业。更让人担心的是,一旦医院的中医医生从事了骨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出现医疗事故,那么医院将会面临官司和巨额赔偿。因为,病人只要拿着名单,发现你没有从事这项手术的资质后,医院的这场官司必输无疑。

这两项对于中医骨科的限制,正是阻断了其所在科室的发展和后续人才的培养。广东的一些医学会打着提高行业标准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进行行业垄断的行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中医院和西医院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一规定对于中医和中西医从业人员的歧视十分明显。这几年广东中医院校的招生也在走下坡路,在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医学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转变。有大量的中医本科生考西医的研究生,想通过在研究生阶段把职业资格变成西医的职业资格,使得今后就业有更广阔的天地。

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制约,也使中医专科建设受到了极大限制,甚至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流失。如果这种准入标准全面实施以后,“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等既定方针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对中西医不应设双重的标准,作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应大力为中医院呐喊,要告诉患者,中医院相比西医院不存在劣势。然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缄默不语,令人沮丧。

奔走呐喊无回应

据吕宾介绍,浙江省中医院的骨关节置换手术量没有广东几家中医院那么大,也没有接到协会的任何通知和检查。医院该进行的各项手术,仍在进行。但他表示,会密切关注此事,并让所有涉及此类手术的医生知晓其中危害。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樊粤光介绍,广东省中医界向广东省中医管理局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反映过此事,但两家机构均没有站出来为中医院发声。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认为,单靠个人呼喊意义不大。可以将建议写成政协提案,联合几名全国政协委员,交到国家层面去商讨处理。

事实上,广东中医界自文件下发后,就没有停止过奔走呐喊。樊粤光动用了其同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等知名人士去国家请求松绑,至今无果。樊粤光还以学会的名义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但是至今未见任何回应。

通知是否有违法理?

“要呐喊,就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进行理论,不能光是喊。”樊粤光认为,卫计委的规定从法规和政治上违反了《垄断法》、《行政许可法》、《职业医师法》和《中医条例法》,违背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原则。这是对传统医学从业者的歧视、对中医机构的制约以及对中医事业发展的阻碍。

据悉,广东几家大的三级中医院甚至起草了一纸诉状,要走法律程序以唤起社会的关注,但没有律师接这单官司。

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上,国家发布了很多政策和法规。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主任曾公开表示: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互补的,对中医的“强劲壮骨”,来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偏向哪一个。

前途未卜

中医医生和中医院从事大量有创手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无奈。

当前高校的中医教育中,有一半以上的课程都是西医课程,中西医结合的学生,西医会更多一些。很多中医的学生会在西医医院实习,接受的培训也和西医学生没有区别。中医生从事西医的工作也很正常。中医医生的平均收入远低于西医医生,提高收入也是很多中医医生转行做西医的动力。

中医学科的发展、行业的自身定位、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诸多的因素掺杂在一起,让中医在西化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无奈。近年来,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甚嚣尘上,也与中医自身发展的方向不明有极大的关系。

现在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真正能看病的中医却越来越少了。

很显然,中医药要想走国际化道路,与世界顶级的医药界人士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对中医和西医都很精通的人才,否则就会出现以下两种结果:一是只知中医而对最新的现代医学进展知之甚少,只能是自己说自己的,别人不知你所云;二是对现代医学熟知,而对中医药了解不足,最终就会难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但现实是,国内这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而可怕的是,目前对于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训还处在争论之中。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医药同样会受到世界的关注和重视。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我们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就应该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已评论9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