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是一场政府推动、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变革,触动更多的是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身的利益。“医改”不应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如何构建一条改革动力的高效传导链,使中央精神内化为医护人员的具体行动?
严卡药占比 建立正确导向
当改革触及切身利益的时候,也就真到了“深水区”,医院经营、医生积极性等都受了一定影响,阻力可想而知。财政补助不是每年递增,医院的发展不能停,医生损失的那一块收入如何补?院长该怎么办?都是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要让医生用药回归科学、回归指南、对病人合理、对医院合法。这对医务人员利益却是个冲击。如果不对合理用药加以控制,药占比继续高,改革的目标也将偏离。
卡药占比,不是跟医生过不去,而是要建立一种导向,告诉大家别瞎做、别胡来。整个治理过程公开,全部阳光操作,避免违法,让每个人理解“规规矩矩比什么都强!”即使一些人有意见,也说不出来。
从自身管理做文章 大有文章可做
药品“零差率”销售正在使院长们的思维发生改变,医院靠卖药获利的可能已经没有,在各种补偿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院长就不能再盲目追求营业额,而要沉下心来认真分析收入构成比例,寻找生机……公立医院改到一定程度,就要考虑从自身管理做文章:不是没文章可做,而是大有文章可做。
“能生存下来,又没出大问题,应归功于医院管理的细化。”即墨市人民医院院长吕杰说,药品“零加成”让医院开始学着过紧日子。为应对收入减少,医院对30元以上的耗材实行“条码制”管理,给每件入院的高值耗材唯一“身份证”,直至临床终端使用、完成收费。
“呼吸机一年也许只用一次,也占在那儿,可惜!设备不用了,送回调配中心,别的科就能用!”据即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卫东介绍,医院节支增收、开源节流的意识明显增强。去年,医院成立设备调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科室的4台呼吸机、19台监护仪、42台注射泵等,全院统一调配使用,既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达90%以上,也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节省60万元,更保证了临床患者的机动、应急。
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公立医院改革,正在以压力传导的方式,对一些医院的内部运营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着眼长远发展 不比收入比什么?
“比服务、比措施,都需要多费口舌,只有比收入最简单,也最好比:今年你3个亿、明年我3.5亿……取消药品加成,虽然纯收入没有降,但别的医院收入了3个亿、5个亿,而你只收入1个亿,院长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如果医改仍继续在“唯GDP”语境下进行,经济指标将是院长压力最大的一个话题。
比服务、比管理,增加服务诊疗项目,以不增加群众负担为前提,而医院的利润也增加,这样才有利于长远发展。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