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深化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部署的重要一环。今年3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勾画出医改新蓝图,强调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而这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医改通知,也以接力之势,延续着至2009年的新医改之指引,继续着以国家名义在全民医疗探索中前行。
新医改关乎国民最根本的生活关切,其成果是老百姓尊严、体面生活的直接保障。从2009年一路前行至今,经过六年的改革实践,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重大疾病得到托底式的保障、基本医保已经基本完成全覆盖、基层看病更加方便……当然,中国的医改是涉及到十三多亿人的世界性民生工程,从时间跨度来看,它注定是场时间漫长而又道路艰辛的征途。存在的难题可以说还有很多,而继续以为民谋福祉的初衷前行,唯有继续深化医改的破题初心。
从《通知》中我们看到,顶层设计者继续以公立改革为重点,而这又是医改必须要迈过去的“坎”。此次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让医改动作显得更加举重若轻。毕竟,县级医院将承载着占据全国人口50%的服务群体,而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又面临着被过度利用的窘境。选择余地大的,从而打造出“船小好调头”的医改氛围。
公立医院改革,体现在大的宏观背景,也有小的微观数字,而这些数字往往就是划分标准的尺度。这次我们在《通知》中依然读到了让可行性的数据,“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从一个小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的清晰意图。这些有的放矢的数据,更体现了公立医院改革的严谨认真。
以药养医,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诟病的地方。对此破题,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是一方面,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又是另一方面。《通知》中,明确提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通过合理的杠杆调节,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从而更加笃定医生的服务质量和信心,补齐了“处方综合症”造成的短板。当然,在现实语境中,这项政策的落地,是需要医院方面更具有“扬医抑药”的耐心使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关键词。《通知》中对这方面的解读是多方面的。既有“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又有“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从人员和体制方面的双向联动,让人才在基层开花结果,也可以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
社会办医方面,此次在《通知》中也有大胆的尝试。放宽准入条件,其范围甚至是让具有相应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这种让外国和尚来念经的举动,也凸显了深化医改的多元化尝试。社会办医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具有特定性和局限性,这是一种不小的进步。
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这是事关十三亿人的最根本医疗愿景。2014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民医保体系建设的呕心沥血。要兜底十三亿人的医疗事业,这在很多国家看起来是几乎不可能是事情,也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敢有如此的气魄和实力进行尝试,并为之实现。破解了世界性的难题,这也是中国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
深化医疗改革,不仅让国人健康有了踏实的“守门人”,更是把改革红利用人民最期盼的方式进行全民发放。这其中,问题总是会随着改革深入而涌现出来。面对它,解决它,破解它并为之前行,是顶层设计者和基层执行者的共用信念。对于人的关怀角度来说,这更像是个国家的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