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盂肱关节盂肱下韧带长度变化特征

首页 >> 文献期刊 >> 正文

不同体位盂肱关节盂肱下韧带长度变化特征

第一作者:郝跃东 编号 : #107510#
2014-05-20
我要评论

郝跃东 王予彬 谢跃 魏传付 卢亮宇 朱文辉

  目的:评价盂肱下韧带对维持肩关节前方稳定的作用。

  方法:成人新鲜上肢标本20例,解剖制成盂肱关节骨韧带标本,以3-0黑色丝线缝合少许韧带表面作标志点,用三维数字化仪测量不同体位下盂肱下韧带前束(IGHL-AB)、后束(IGHL-PB)长度,与参考长度比较分析。

  结果:外展90°时IGHL-AB增长明显,尤其在后伸30°外旋60°时最紧张,长度最长,较参考长度长4.6 mm,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HL-PB在体位变换中的长度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IGHL-AB在外展90°时对盂肱关节的前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后伸30°、外旋60°时最紧张,长度最长,为盂肱关节前方稳定的主要结构,也最易损伤;IGHL-PB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对盂肱关节前方稳定性作用有限。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