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鼓励社会办医;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重磅医改举措。随后医改政策逐渐落地,特别是今年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等联合宣布将放开非公立医院(主要是民营医院)的价格管制,医改市场化之风再一次劲吹。
有媒体近日采访了6家民营医疗机构、相关行业协会、跳出公立医院的医生以及投资人,于今日推出专题《上海民营医院生存状况调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虽然民营医院目前尚显稚嫩,却可能是未来医疗改革的发力点。
社会力量办医目前最为突出的困难,一是医保资格难申请,二是缺少好医生。前者尚可以时间为代价来化解,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而后者的解决方案还在“摸石头”中,好的医生如何才能从公立医院流到民营医院呢?
虽然国家在2009年试点医师多点执业,但由于医生多点执业需要医院院长批准,为维护自家医院的利益,这些院长对此很自然亮了红灯。此外,很多优秀医生还因为恋栈公立医院在科研、职称评定上的“体制优势”,而不愿轻易“裸跳”到民营医院。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公立医院不合理的“以药养医”机制粘住了好医生,既没有真实体现医生的医疗技术价值,又让病患吃了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孙建方教授在2012年透露,有的三甲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到其总收入的40%~50%。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民营医院可以将这个数字降低到20%左右。
此外,在公立医院工资条上,医生的治疗费用一直偏低,也就出现了5个医生耗时两个小时的一台大手术,总劳务费用只有1000元的怪相。在工资收入畸低的前提下,多用药、用贵药,然后收取回扣,成为某些公立医院医生主要的创收途径。
而民营医院普遍将药品和耗材的二次议价视为增收的主要途径,将药商给医生的提成,提前截留,然后二次分配,以此提高医生劳务费用。医生自然没有了多用药、用贵药的冲动,从而将总的医疗费用降低,由此形成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竞争优势。其中的副产品,就是病人受到了规范的治疗,国家节省了医保支出。
那么,凭什么民营医院不会多用药、用贵药呢?现实地看,其一,民营医院的危机公关能力远远弱于公立医院,其违规成本也远大于公立医院。一次恶性违规,可能招致主管部门取消医保定点,甚至是关门的严罚;其二,在市场竞争中,要想生存,必须要提供优于公立医院和其他民用医院的服务,而规范化治疗是医疗市场最大的竞争力,一旦爆出丑闻,必然会被市场抛弃。这是市场的力量。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看似在严格的管制之下,公立—民营医院俨然相互隔绝的两元体制,但市场上融通、交流的力量是巨大的。
虽然如前述公开的多点执业之路并不畅通,但事实上,名医向民营医院的交流之路,从来没有中断过,“周末的飞刀”现象存在多年。这让人想到改革初期,国企技术人员到民企当“星期天工程师”的故事。
这种“飞刀”虽然有争议,但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不少名医在公立医院未尽其才,这是因为医院的麻醉、手术室、床位等资源存在短板,形成“医生等床位”的尴尬局面。所以,还是有医生愿意去民营医院实行或明或暗的多点执业。
而这对民营医院来说意义重大。很多民营医院正是靠这些名医的帮助,才得以正常开展业务。民营医院虽然有自己的培养计划,但一名医学硕士被培养为成熟医生,一般需要5到8年时间。这些名医正好为这些年轻医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也给了民营医院一个难得的“孵化期”。
站在中国医改的大视野下,谁都明白行业积弊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目前公立医院的薪酬体制无法真实体现医生的职业价值,而“以药养医”却在酝酿着巨大的医患矛盾风险。这让公立医院的医生处于双重的焦虑之下。
以从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的昆明儿童医院来说,医生的名义平均工资上涨了30%,但其主管方也承认,这依然可能低于转制前的实际收入,但该医院的医生队伍很稳定,如今还有外面的医生想进来。用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冯唐的话来说:这减少了医生的职业风险,在目前整治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大环境下,这是对医生最好的保护。
从这个角度说,民营医院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有其体制优势,没有太多的行政体制约束,更能发挥市场活力,通过灵活的分配,杜绝“以药养医”,如此既能保证医生收入不大幅滑坡,又能帮医生找回职业荣誉感。我们有理由认为,民营医院将成为中国医改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