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及解剖学研究

首页 >> 文献期刊 >> 正文

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及解剖学研究

第一作者:熊 革 编号 : #106525#
2014-04-02
我要评论

熊革   郑炜   孙燕琨   张友乐

    目的:探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对拇指和示指功能的影响及其解剖学机制。

    方法:对 12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 7 例,女 5 例,年龄 18~78 岁,平均 42.3 岁,拇长伸肌腱损伤的平面为 III 区 4 例,IV 区 5 例,V 区 3 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术后 8~83 ( 33.5±29.9 )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拇指和示指的功能。拇指功能评价指标:( 1 ) 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能否主动将拇指指尖抬离桌面;( 2 ) 能否完成“挑大拇指”的动作;( 3 ) 在保持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能否完成以第一腕掌关节为支点的拇指划圈运动;( 4 ) 在拇指处于中立位时,能否较好地完成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动作。示指功能评价指标:( 1 ) 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时,能否主动将示指指尖单独抬离桌面;( 2 ) 在第 3~5 指呈握拳位时,能否将示指伸直至与手背同一平面,完成指示的动作;( 3 ) 能否完成“兰花指”的动作;( 4 ) 示指能否自如地使用鼠标,并完成连续双击左键的动作。另外,对 5 具成年男性尸体的前臂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重点测量了指总伸肌腱中示指和中指伸肌腱腱性起点的位置。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都能使用患手较为顺利地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动作,年轻患者中除 1 例外,均恢复了原工作。12 例中有 11 例主观评价手术疗效满意,1 例表示对疗效不满意。其中有 8 例能完成全部 4 项拇指功能评价的动作,有 3 例可以完成拇指功能评价动作的 3 项,1 例仅能完成拇指功能评价动作中的 2 项。12 例均能使用示指自如地使用鼠标,有 9 例能够在患手手掌向下平置于桌面时主动将示指指尖单独抬离桌面。12 例均能单独伸示指,完成指示动作,但仅有 7 例能在第 3~5 指呈握拳位时将示指伸直至与手背同一平面,另 5 例单独伸示指时为 -20° 和 -30°。解剖学研究发现在指总伸肌腱中,示指的肌腹比较独立,示、中指的肌腱起点位置较高。

    结论: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在适应证恰当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伸拇功能,对示指的功能影响非常小。指总伸肌腱中的示指伸肌肌腹独立分化较好,去除示指固有伸肌腱后仍能完成独立伸示指的功能。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