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骨折2周与4周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比较研究

首页 >> 文献期刊 >> 正文

椎体骨折2周与4周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比较研究

第一作者:赵汝岗 编号 : #106147#
2014-03-17
我要评论

赵汝岗   唐海   杨帆   陈浩   贾璞   包利   冯飞   杨鹤   张湛金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接受手术时病程≤14d)与2—4)周(14d〈接受手术时病程≤28d)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的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2周内和2—4周手术组,2周内手术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17岁。2~4周手术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12岁。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均位于T2~L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丢失率、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率。

     结果:2周内和2—4N手术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T值、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7%±21%和48%±19%、(3.69+_1.03)ml和(3.66+0.71)Tnl、-2.79+_0.57和-2.87+0.95、25%±8.3%和23%±7.7%,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手术组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为9%±2.8%,2—4周手术组为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和2~4周手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2.2%(6/27)和11.8%(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与2~4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相似,但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较小。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