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随笔4:医院工作之门诊系统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留学随笔4:医院工作之门诊系统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黄添隆 编号 : #105315#
2014-02-07
我要评论

  到这边进修去的最多的是门诊,如果要问国内与国外的门诊最大区别在哪里,我的感受是病人数量和时间。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谈到过,FMC的一天创伤门诊(9am-12am,1pm-4.30pm)加起来也不到40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复查的病人,最少有5个医生在这里。一周中有3天是半天门诊,也有4、5个医生在这里,那样的话病人大概就是20人多一点。

   这里诊室有7、8个,每个病人及其家属都分别在一个诊室里面等医生。这样的话每个患者的疾病都会被医生详细的介绍,患者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回答,每次就诊都是以“any question?”"Are you happy?"为结尾。很多在我们这里可能就两三句话交代的病情他们从头到尾说、然后展示X片、再回答病人疑问就10-15分钟了。在一周一次的关节外科门诊中,每个医生坐诊一个诊区,看完一个叫一个病人进来,病人也相对多一些了。最终,从9am-5pm,中间简单的吃了下午餐以外历时8个小时,2名consultant,两名trainee一共看了60来个病人。

  上图是他们下午的时候RMO们要检查的明天预约的病人,也基本上是他们一天的工作量。在这边,所有病人要么是他们开的复诊单预约而来,要么是GP觉得患者需要专科医生诊治预约而来,简而言之,没有预约不能来看病。

  另外,所有的病例数据都是由医院保管,这一本里面包括了你一段时间内所有的病历数据,门诊、住院、急诊,我不知道GP的东西是不是写在这里。

门诊工作结束在这里看看明天哪些病人会来,是不是需要复查X片,免得病人和医生都等待太久。

这是完善的X片数据库,患者不必带着所有的X片那就诊

  上图是他们的split,就下肢来说,他们有blackslab,cast,split和frame 四种形式,blackslab相当于我们的石膏托,cast就是管形石膏,split就是这种大塑料支具,不具备活动性,而frame大部份就像我们膝关节支具一样的具有一定活动度了。当然,上肢所用又略有不同,而他们这里没有石膏夹板一说。

  这是他们用的最多的看片子的系统,一共大概有三个系统,都是可以用名字和患者病历号查询,可以非常详尽的看清楚。你可以放大、缩小、调对比度、还可以跟前后对比。

  我过来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关节置换登记系统,今天终于在RGH看到了关节随访了, "How are you these days? Is there any pain now? Are you happy about this surgery?How is your activity? Do you take X-ray today?"都得到肯定回答之后看看X片,没问题,OK,随访结束。那些评分呢?那些活动度检查呢?那些精确的X片对比呢?怎么统统没有?我满腹疑问的咨询了来自印度的trainee,他给我的理由是“我是临床医生,我只做临床随访,那种评分的随访是研究员做的事情,跟我无关。”那语气,医生的自豪感真是气势压人,让我这个以“clinicresearcher fellow”身份来的人不由觉得低人n等。下午我又不死心的问他如果要发SCI,要做这种研究型文章要怎么弄,他很诚恳的告诉我“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可能要去问问donald和那些临床研究员。”
  最后我想谈谈他们的医患信任问题,他们这里,患者对医生非常信任,哪怕你仅仅是一个medicalstudent,哪怕我仅仅是a fellow from China,病人都非常客气。病房的病例也无需太多签字和谈话,术前谈话跟开住院证一起完成了,非常简单。

  这是他们桡骨远程骨折住院证总手术同意书部份,最上面名字部分基本上就是“我叫XXX,XXX医生给我介绍了病情”,然后中上三分之一“我需要做XXX手术”,中间写到“手术风险是.....基本上就一个单词,哪有我们写的1/10详尽”,下面写到,术中可能需要“输血”,最后就医生患者签名了。

这是他们的临床随访

已评论1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