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腾 张华果 王爱国 孙宜保 白玉
目的: 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6月,应用DCI非融合术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7~64岁,平均44.1岁。病程2~8年,平均5.1年。脊髓型颈椎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椎间盘退变,压迫神经或脊髓。病变节段:C3、4、C4、5 1例,C3、4、C5、6 5例,C4、5、C5、6 3例,C4、5、C6、7 5例,C5、6、C6、7 2例。采用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部功能、脊髓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观察DCI稳定性、DCI手术节段活动度、Cage融合状态及Cage移位等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颈椎X线片示,末次随访时DCI手术节段活动度为(7.8 ± 3.1)°,与术前(7.3 ± 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P=0.132)。DCI假体无不稳或松动;1例(C4、5)植入DCI假体的椎间隙后缘出现轻度异位骨化。Cage植骨融合椎间隙均未见明显透亮线,无Cage松动下陷,骨性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NDI评分、JOA评分及VAS评分分别为(18.3 ± 5.1)、(15.7 ± 1.5)、(3.4 ± 1.8)分,与术前的(49.6 ± 11.3)、(12.8 ± 2.0)、(6.7 ± 1.2)分相比均显著改善(t=2.131,P=0.016;t=3.126,P=0.024;t=6.102,P=0.038)。
结论: 应用DCI非融合与Cage融合联合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保留了颈椎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其早期临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