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期刊导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

第一作者:张 亮 编号 : #105105#
2014-01-23
我要评论

张亮     徐辉    郭晓忠    周一新

     目的: 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2011年8月采用THA治疗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131例(19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资料。男100例(152髋),女31例(43髋);年龄17~69岁,平均33.7岁。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距关节置换间隔1~50年,平均13.7年。左髋30例,右髋37例;双髋64例。术前Harris评分(18.0 ± 13.7)分,关节总被动活动度(36.2 ± 51.2)°,被动屈曲度(23.4 ± 32.6)°。175髋关节被动屈曲< 90°,其中134髋存在屈曲畸形。根据术前总被动活动度及X线片、CT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融合组(86髋)、纤维融合组(43髋)及骨性融合组(66髋),比较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术中发生股骨矩骨折4髋,股骨干骨折2髋,髋臼后柱骨折1髋,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3髋;术后髋关节脱位2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143个月,平均51.3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平均3.9个月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6.4 ± 14.1)分,总被动活动度为(202.0 ± 28.0)°,被动屈曲度为(93.2 ± 15.3)°,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采用主观4级标准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100髋,比较满意80髋,较不满意15髋。X线片示,5髋于髋臼侧Ⅰ、Ⅱ区出现宽度< 2 mm的透亮线;49髋发生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3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纤维融合组与骨性融合组髋关节被动屈曲度均显著低于非融合组(P < 0.05),纤维融合组髋关节总被动活动度显著低于非融合组(P < 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THA治疗累及髋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理想的中期假体生存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欠佳。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