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磊 孙永青 郝敬东 崔准
目前国内外公认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interbody fusion,PL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最佳手术方式,但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尚存争议。对于不同患者应用不同椎间融合方式的疗效观察已有相关报道,但由于患者的病因病情、治疗方式、术后康复等个体差异,仍不能全面的作出结论[1,2]。本研究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两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61例,两个节段分别应用自体骨植骨和椎间融合器行腰椎后路PLIF,有效回避了治疗及随访中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干扰,为评价两种椎间融合方式的疗效提供更充分的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年龄42~78岁,平均62.7岁。滑脱类型按Wiltse-Newman-MacNab分类:峡部裂性11例,退行性49例,后路减压术后滑脱1例。单节段不稳47例,多节段不稳14例。根据Meyerding分度,术前Ⅰ度43例,Ⅱ度16例,Ⅲ度2例。所有患者均有顽固性下腰痛,其中伴单侧下肢症状39例,双侧16例,下肢放射痛23例,间歇性跛行41例,浅感觉减退50例,腱反射减弱37例,肌力减退44例,排便功能障碍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