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切口”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六年后的比较研究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两切口”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六年后的比较研究

第一作者:郭常安 编号 : #104949#
2014-01-17
我要评论

郭常安  陈晨  刘邦忠  陈云苏  阎作勤

【摘要】目的 回顾性比较研究“两切口”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两切口”微创置换组15例、后路小切口置换组17例于手术后6年进行Harris评分,并于Cybex 2000检测设备上行髋关节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的肌力测试,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Harris评分“两切口”微创置换组(91.2 ± 4.3)分(n=15),后路小切口置换组(93.5±4.8)分(n=1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随访所有患者髋关节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的肌力测试,“两切口”组(n=15)分别平均是:(41.7 ± 8.2)Nm,(17.6 ± 5.2)Nm,(36.2 ± 2.8)Nm,(12.9 ± 4.1)Nm,(1.4 ± 1.3)Nm;后外侧小切口组(n = 17)分别是:(38.4 ± 4.1)Nm,(18.4 ± 2.6)Nm,(5.3 ± 3.4)Nm,(14.8 ± 3.7)Nm,(1.7 ± 0.5)N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髋关节屈曲肌力,“两切口”微创置换组是(21.2 ± 4.3)Nm,小于后路小切口置换组(33.3±5.9)Nm (P<0.05 )。结论 “两切口”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中期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