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2 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页 >> 基础专业 >> 正文

COA2012 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75407#
2012-10-31
我要评论

1937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总会(上海)骨科小组,是我国骨科学会的雏形,标志着骨科在我国已成为独立的专科,推动了我国当时骨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在1985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上成立了骨科学会基础研究学组,是我国骨科基础研究发展中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使我国骨科基础研究有了依托和组织保障,促进了骨科基础研究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是建立创新型社会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国家对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我国骨科基础研究也因此驶上了快车道。自2006年第一届COA开始,骨科基础科学会议第一次从骨科年会独立出来并提前1天举行,这反映了骨科学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历届COA基础会议及本次全国“三新”会议的情况来看,每年收到的参会论文逐年增长,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飞跃,研究内容的涵盖范围也逐步拓展。这是我国骨科基础研究发展的成果和体现,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发展和不断壮大;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变化,并逐步向国际骨科学界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水平靠拢和接轨。

一、        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现状

1.. 组织工程研究

我国的骨科基础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骨与关节组织工程研究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渗透,这方面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理想的支架材料

理想的支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塑性、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并有良好的材料-细胞界面,利于细胞黏附、增殖。目前的基础研究选用的载体支架有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β-TCP)、聚乳酸(PLA)、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等。现今着重针对寻找新的合成生物材料和对天然生物材料的改良。基于材料科学的发展,纳米组织工程材料逐渐进入研究视野;此外,对适于细胞粘附和生长的材料表面修饰、符合生理状态的材料构筑的完善,等也在探索中。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PLGA-B-TCP支架经胶原杂化及人工模拟体液矿化改性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孔隙率。在生物材料表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三肽序列进行仿生态化学修饰,可改善组织工程替代材料的整合。

由于对在体条件下骨关节生长发育的诸多因素还缺乏深刻认识,寻找理想的生物工程载体材料并实现真正意义上应用,还必须从改善材料的内部微环境入手,以使之更接近或相似于生理状态,使其血管神经化进程和组织结构更或基本趋近与体内自然发生过程。

(2)各种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和应用

常用的种子细胞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神经干细胞(NSCs)、成纤维干细胞、脂肪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等。这些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来源于自体,无需配型,无免疫性,并能实现跨胚层分化。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一直是主要研究对象,脂肪、肌等组织中的干细胞也是目前重点探索的干细胞源,但仍需对特异性诱导因素及其关键调控环节等深入细致地探究。干细胞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骨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干细胞在骨科中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特别是在脊髓损伤、骨缺损、韧带重建、软骨修复、椎间盘退变和股骨头坏死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①干细胞与脊髓损伤修复:神经干细胞( euron stem cells,NSCs) 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在神经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国内学者将嗅神经鞘细胞、经培养的脊髓干细胞和皮肤来源的干细胞分别移植到脊髓损伤的大鼠体内,结果显示,以上3 种细胞均能成活、分化并改善了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内存在神经干细胞预示着在适当的信号诱导下,损伤的脊髓具备再生的潜能。研究人脐血干细胞的实验表明,脐血干细胞能够治疗创伤引起的脊髓损伤,而将其应用与治疗截瘫患者的脊髓损伤的治疗在国内还未有报道。

②干细胞与骨组织修复:创伤、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很常见难题,巨大的骨缺损往往难以修复。自体骨移植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自体松质骨数量有限且供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异体骨移植来源丰富,但异体移植需要长时间的固定,存在免疫排斥问题,且成骨活性较自体骨差。为此,有研究者将自体BMSCs 种植在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上作动态关注培养后移植治疗羊的骨缺损,术后24周,组织学和CT 检查显示组织工程骨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能有效修复骨缺损。

③干细胞与软骨修复: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选用骨膜来源的干细胞修复骨软骨缺损获得了成功。国内同行使用BMSCs在体外进行构建成熟软骨细胞组织的研究获得成功,应用患者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将其种植在胶原凝胶内,关节镜下植入软骨缺损部位,并用自体骨膜覆盖,术后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这项研究有望在近几年开始临床使用。

④干细胞与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且难治性疾病之一。随着对股骨头坏死研究的加深,发现BMSCs和骨细胞的数量减少或活性抑制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BMSCs 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同时还能分泌多种成骨活性因子,在体内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许多研究已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颈及股骨近端BMSCs 的数量减少并活性减弱,由于BMSCs 活化程度降低,造成该处成骨能力下降,使坏死骨在吸收后不能有效修复而使病变进展,导致股骨头塌陷。BMSCs 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目前骨科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的研究目前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立法、伦理问题、宗教信仰等,还存在不少争论。此外,自体干细胞的来源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提取和浓缩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尽管干细胞距离临床应用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我们仍旧相信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必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生长因子研究 

在各种骨作用生长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BMP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一直是我国研究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由于受直接提取自动物骨组织中的生长因子存在动物性潜在疾病在人类传播的风险,现逐渐倾向于试图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制取或通过转基因技术导致宿主靶细胞表达,以提高局部生长因子的水平。基于BMPs骨作用机制的大量实验资料,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BMP-2/4和BMP-7(OP-1),但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的仍为国外产品。在软骨尤其针对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的调控,常用的调节因子为TGF-β,采取的策略与BMPs相似。关键问题是,重组生长因子的活性低、在应用部位易分解与流失、时效短;目的基因修饰的靶细胞,不仅表达生长因子的时效性、量效性尚待评估,而且目的基因的转染载体(如病毒)会干扰宿主靶细胞的生物学性能,甚至致瘤;而非病毒转染载体转染效率低。因此,近年来筛选与发现具有研发前景的骨诱导和(或)骨形成性小分子化合物(如BMP模拟化合物)的研究工作正在展开。

2. 骨科再生医学研究进展

(1)骨组织再生的研究

在骨组织再生的研究中,细胞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多种来源的研究。首先利用骨膜的成骨细胞通过体外培养扩增后成功修复骨缺损;在骨髓来源的细胞中,在临床开展了骨髓血直接注射促进骨愈合。充分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在体外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在适当的载体协助下达到了骨组织再生的目的;为拓宽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来源,开展了以转基因肌肉源性干细胞修复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对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脱钙骨基质系列材料修复骨缺损、冷冻干燥异体骨产品的应用;充分利用骨组织再生技术,在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制备方面进行仿真研究,满足股骨头初始负重的要求,利用三维成型技术制备出具有生物力学结构仿真特点的支架,较好地修复了负重区的股骨头缺损,为骨组织再生技术解决临床难题的研究中支架材料的制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软骨组织再生研究

异体关节软骨基质是最接近于人关节软骨细胞生长环境的材料, 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有学者制备了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 主要成分是Ⅱ型胶原, 软骨细胞在其上增殖良好,细胞可经微载体培养后与微载体一起植入软骨缺损。人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 经冷冻干燥, 制备出关节软骨源性海绵支架。扫描电镜下见孔隙率满意, 其上软骨细胞增殖良好, 海绵-软骨细胞复合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效果良好, 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骨关节损伤的修复是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骨关节损伤主要涉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关节软骨细胞由于被包围于基质形成的陷窝内几乎无自身再生能力。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为关节软骨的再生创造了条件。目前的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组织工程产品阶段的研究,即下游的产出研究,对上游骨与软骨再生的机制的基础研究很少涉及,因此到目前为止对再生的机制,包括软骨细胞扩增和老化机制、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力学刺激与再生组织成熟等问题仍然十分模糊,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对组织工程骨或软骨进行针对性的改良,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骨关节再生技术的临床实践。在研究软骨组织再生的基础上,必须对骨关节损伤的基本问题加以研究,解决再生修复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保持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实现在骨关节损伤修复中的重要突破。

3.骨肿瘤

骨与软组织肿瘤在全身肿瘤比例低,但危害大,是我国骨科科研和临床重点关注的病种。近几年的COA,CSCO,ISOLS大会上,我国学者在骨肿瘤的发病机制、手术方式和技巧、重建方案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认可,骨关节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共识。骨肿瘤的成功治疗,需要完整准确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支持,术中依赖于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影像指引直视下,更精确地切除肿瘤,从而达到满意的外科边界,实现术前计划,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尤其有利。

但骨肿瘤的最根本性治疗或预防仍旧要依赖于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绝非外科手术方法所能完全成就的。既往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缺乏统一的认识,这样会导致临床医生诊断手段和切除范围随意性。在国家973重大基础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对骨科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及分子阻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不同转移特性的骨肉瘤细胞亚系、前列腺癌细胞亚株及动物模型,发现抑制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及骨转移密切相关的人高迁移率蛋白1、骨唾液酸蛋白、细胞周期蛋白E、等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骨侵袭,可实现恶性肿瘤骨侵润与转移分子治疗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有望针对上述侵袭和转移机制进行定向阻遏。

4. 骨科生物力学研究

    骨科生物力学(orthopaedic biomechanics)是以骨与关节为对象,研究骨关节的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它通过对骨关节系统力学性质的剖析和研究,揭示骨骼生长、发育、畸变、衰退等一系列进程中与力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预防骨损伤、诊断和治疗骨科疾患、进行骨矫形、骨移植及骨的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骨科生物力学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融合了基础力学、临床试验、参数及设备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但从本质上,目前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仍然是基于Wolff定律,即:骨的生长、吸收和重建都取决于骨的应力状态。

在Wolff定律基础上,近几十年研究者建立了一整套的应用数学理论,并运用多元分析力学,建立材料的宏观本构和其微结构的关系,并探讨和预测骨组织的生长和改变。 “胞元”(base cell)概念的提出,使材料学研究同时具有了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从而可以详尽地考虑微结构对材料的影响。有研究者将均匀化理论用于密质骨的分析中,分析螺纹型移植片、骨界面和孔状涂层的移植片和骨界面的力学性质,从而向展示了均匀化理论在生物力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生理机制理论研究方面,Frost等提出力学调控系统(mechanosat),指出骨组织中可能存在着引起骨量重新分配而适应力学环境的机制;力学载荷作用于骨组织,骨内感应系统把监测到的力学刺激转变为化学信号,由生物力学反馈系统作用于骨组织,通过骨构建和骨霞建来调节骨量,使骨量的分布能更有效地承受外力作用。骨科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中的另一分支为细胞、基因层次的力学研究,表现为研究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功能及活性的影响,希望通过一系列研究,除了能对细胞特性了解更加透彻外,也能理清细胞在受力后的调控机制。寄望能将此种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医疗上,实现骨骼生成与吸收作用间的调控,加速骨折的愈合或改善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的骨科临床疾病。此外,力学刺激也能影响成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活性,促进细胞对于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骼生成相关蛋白质分泌量增加。

5.各种药物的改良和研发

主要涉及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两大类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双磷酸盐类化合物可抑制骨丢失从而治疗骨质疏松;其确切机制一直有待骨科基础研究阐明,目前认为,双磷酸盐通过胆固醇合成途径抑制成熟破骨细胞刷状缘纤毛细胞骨架的形成,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但不影响破骨细胞数目。已有实验资料报道,这一有益作用正在应用于防治因关节假体-骨界面间的骨吸收而发生的假体松动;通过对骨肿瘤细胞在体外对二膦酸盐类药物反应性的研究,发现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骨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发其凋亡,因此提出二膦酸盐类药物在治疗骨肿瘤尤其是预防其术后复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沙汀类药物(statins)作为用于降低血胆固醇以预防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药物,可刺激BMP-2的合成而促进成骨细胞性骨形成与可抑制环氧化酶-2 ( COX-2)活性,由此所显现的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性疾病的潜在价值,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为降低雌激素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系统性不良作用(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并使雌激素可在骨组织中浓集、减少治疗有药剂量的目的,应用亲骨性化合物作为雌激素的导向载体,而合成的趋骨性雌激素复合物已显现出实验性优势性能,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趋近同步于国际水平。

6.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最早是利用CT 图像重建辅助椎弓根钉植入,后来进一步用于髋、膝关节置换。十多年来该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现几乎在骨科所有领域均已开展临床实际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在髋关节置换方面,可使臼杯放置的角度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且能使手术过程更加微创。在全膝关节置换方面,不需进入髓腔,截骨更加准确,特别是在术中可随时模拟截骨状态测量和调节两侧软组织的平衡。在脊柱外科方面,可准确、安全地置入椎弓根钉,特别是在齿状突骨折的固定等方面。在关节镜外科,它大大改进了前交叉韧带修复术的准确性。在创伤外科,它大大改善了骨盆骨折的疗效,尤其是髋臼骨折、陈旧性骨折等。另外,在内固定物的放置方面,可提高锁钉的准确性、节约时间和减少X线照射时间。临床实践表明它可使骨科手术在精确和微创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最终将促使骨科技术的发展呈现革命性飞跃。但这项技术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在看到我国骨科基础研究取得可喜可贺的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解决和调整。

1.当前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为跟踪和重复国外研究,我国的原创性工作很少;缺乏创新型的研究方向和思维。

2.目前我国的骨科基础科学明显存在以下倾向:重技术,轻思维;重治疗,轻诊断;重疗效,轻原理。目前不少骨科科研人员紧跟国内外高新科技的发展动向,追求技术本身的“高、精、尖”而忽略了科学研究思维本身。特别应该注意的是,骨科基础研究必须以骨科疾病为导向,以实际临床问题为依托,推导和提炼出科学假设,从而再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加以证明,不一定需要“高新”技术,不可以削足适履、本末倒置。关键是要临床问题针对性强,实验假设科学合理,那么运用常规技术一样可以出很好的研究结果。一些科研人员只关心有效和没有效果,不关心为什么有效为什么没效。对治疗原理的不重视,只会导致简单重复低水平的研究,对未来进一步技术改良和技术创新非常不利,将无法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学术成果。

3.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组织工程产品阶段的研究,即下游的产出研究,对上游骨与软骨大发生、功能与调控的机制的基础研究很少涉及,因此到目前为止对再生的机制,包括软骨细胞扩增和老化机制、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力学刺激与再生组织成熟等问题仍然十分模糊,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对组织工程骨或软骨进行针对性的改良,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骨关节再生技术的临床实践。在研究软骨组织再生的基础上,必须对骨关节发育、退变和损伤的基本问题加以研究,解决再生修复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保持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实现在骨关节损伤修复中的重要突破。

4.主要差距:

.从在领域内顶级国际期刊发表文章数来看,近年来在顶级骨科基础研究杂志JBMR和Bone上发表的论著总数分别为6059篇和5388篇,其中国内作者发表的数目分别为56篇和92篇,所占比例极低。

从研究者实力来看,缺少在国际研究领域中具有高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研究不成体系、缺乏延续性。

从研究手段来说,比较落后、单一,缺少micro-CT等先进的试验器材;较少利用模式动物如基因敲除小鼠等。

从研究成果来看,缺少里程碑式的发现、发明;基础向临床转化不够。

三、    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

1.骨关节的发育生物学以及具有遗传倾向的骨关节疾病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骨与关节生长发育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综合近年来AAOS、ASBMR等学术会议中在骨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对多因素性、多基因性疾病如骨骼肌肉系统的起源、分化发育、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脊柱侧凸等已陆续展开,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很多国际先进水平的分子生物学仪器和方法。但是,这些研究涉及的靶基因或其突变位点,常常是依据于国外的研究线索。

2.生物力学以及力学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研究

力学刺激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损伤和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至关重要。细胞对机械性刺激作出反应时,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骨架可能在机械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可控制条件对离体细胞“机械敏感性”生化途径的研究,将有助于针对靶细胞的干预性治疗。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难以进行重复性的比较研究,因为细胞来源、培养条件、施加的机械负荷等都不尽相同。负荷设计以外的意外性负载力(如贴壁生长的细胞,由于培养液活动所产生的反应性液体张力)常干扰实验结果。如何对相关性刺激进行定义始终是争论议题。通过对生长于生物载体材料内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流体力学作用下增殖、分化与成骨功能表型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指出培养液适当的灌流速度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将有助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力学刺激参数的筛选和确定,不仅可加深对骨生物学的认识,而且将可用于指导骨科用生物材料的研究与设计。

  3.生物影像学在骨骼肌肉系统的应用

生物影像学技术在过去的十年迅猛发展,是以MRI技术为代表,不仅可以描述关节软骨的形态,还可以定量软骨体积和生化成分的变化;DTI技术更加可以定量胶原纤维网络的连接性和方向排列。而且MRI的解像度也不断提高,目前临床使用的3-telsla MRI和试验使用的7-telsla MRI都已经达到了微米级别。DXA,pQCT和micro-CT广泛运用于临床和基础的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提供骨(面,体)密度和微观结构。目前,nano-CT已经开始在实验室得到应用,主要用于骨陷窝的数量、大小和形态的定量。不过,这些技术在骨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和有限元技术在生物力学中的不断深入应用,近年来关于骨与关节计算生物力学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对骨性结构的简单线性模拟,逐渐提高到了对骨与关节及其附属韧带与肌肉组织的非线性仿真计算上。利用影像学(主要为MRI和CT)数据采集模式获取原始数据,通过高仿真度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先进的生物力学离体标本测试手段,探讨骨与关节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可为骨与关节稳定性评估、骨与关节功能重建、骨科植入物的研制、关节假体设计、脊柱畸形矫正等临床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4.纳米医学的发展

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最近,纳米嵌压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被引入到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当中。研究结果提示,纳米级的检测手段比微米级的检测手段可以更敏感更早的监测到骨性关节炎的病变。这项技术有望开发成为纳米感应器,和关节镜手术中的探子相结合,提供软骨的纳米级生物力学信息和表面形态学。

纳米级的生物材料的开发业已出现,不过针对目前药物开发的趋势,如小干扰RNA药物的开发,药物需要合适的载体将药物应用到人体内,发展纳米非病毒载体为这类药物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条件。

    5.大力发展转化医学

近年来,尽管科学界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如果看看人类健康的实际情况的话,不免令人感到担忧。以肿瘤为例,从1975年到2005年这30年间,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说明,虽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离真正造福社会和人民健康这一目标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类生命系统可能是地球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这一物质运动实际上又是和精神活动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等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应更加向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这一目标转变,同时医学模式也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医学只面对临床是不够的,预防更为重要,未来的医学更应以预防为主,主战场在社区。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提出的“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大力发展转化医学,推动骨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6.加强规划和交流协作:在宏观决策层面,部署科研项目和课题,要有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策略。一个课题要为下一个课题打基础,解决一批课题要为下一批创造条件。外周的项目或课题,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中心较大的项目或课题,既独立又衔接,有层次、有整体,有助于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的使用。

7.加强交流和协作:目前我国的骨科基础研究还缺乏长远规划和协调,要加强骨科领域各院所、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加强组织,互助协作。 “单科独进”或一个医生“独毕其功”的作法,不再有生命力。同时,我国骨科基础科学学界的骨干多为临床医生,我国拥有大量的患者群体,而且相对集中,只要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实践水平,组成一些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体,研究临床或基础课题,协同培养研究人才。也可建立院与院间甚至省市之间的“共同体或联合体”,这些尝试应当是有收获的,今后召开学术会议,也必须注意到邀请若干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的同道、学位研究者参加,借以促进学科的联系与渗透,以开阔视野,增加深度和广度。

我国骨科基础研究进步巨大,成绩是喜人的,前景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乘着祖国腾飞的翅膀,把我国骨科基础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