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762#
2010-01-15
我要评论

骨科临床中常见腰腿痛的患者,多为老年,腰痛腿痛强烈,功能障碍。查体可见腰椎明显旋转、侧弯,侧弯凸侧椎旁肌索条状痉挛、变硬,压痛明显。X线片可见椎体广泛骨赘、侧弯。冯天有教授称之为严重腰椎退变性脊柱炎,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以下简称为腰旁肌应力点损伤症)。目前采用常规疗法,疗效不佳。我院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患者37例,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52~71岁。

    1.2  症状、体征:①患者多为老年人,有腰部损伤及反复腰腿痛史。②起病缓慢,损伤呈现后症状明显加重,致使功能障碍。 ③腰痛明显,伴下肢痛。疼痛多不过膝,步行或腰部长时间一个姿势后腰痛加重。 ④脊柱明显旋转、侧弯,腰椎侧弯凸侧椎旁肌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组织变硬,还有可触及腰椎横突,压痛明显,有时可向同侧下肢放射。 ⑤损伤的腰椎相应发生椎体移位。

    1.3  X线片:腰椎体骨赘广泛或巨大,脊柱侧弯,棘突偏歪。

    1.4  治疗方法: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

    1.4.1  椎旁肌应力点施术:在患锥隆起的肌肉处,触到一个强压痛点,做标记后,骨科消毒,铺洞巾,针刀垂直体表,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瞬间刺入,首先纵行切割肌筋膜3~5刀,然后抵达骨面,将肌肉附着点处松解数刀,出针,压迫数分钟后,创可贴外敷。

    1.4.2  腰椎横突施术:在患椎的横突点部(距正中线约4.5cm),消毒,铺洞巾,垂直皮肤进针,刀口线与纵轴平行,瞬间刺入。先将横突尖部剥离,以松为度,再将横突背部筋膜松解数刀,出针刀,外敷创可贴。

    1.4.3  腰臀筋膜施术:在患侧髂后上棘附近,可触及一明显的压痛点。消毒,铺洞巾,垂直皮肤进针,刀口线与纵轴平行,刺入后,在髂嵴处剥离。多数患者会有疼痛向下肢放射的感觉。出针刀,压迫半分钟,创可贴外敷。

    1.4.2  手法

    1.4.2.1  理筋法:首先采用揉、滚等轻手法缓解局部组织的紧张,使痉挛变硬的肌肉组织松弛,进一部采用略重的手法,横向弹拨肌纤维松解肌紧张,让痉挛的肌肉彻底解除,通畅局部的气血,改善损伤点周围的学运。

    1.4.2.2  通络法:采用重的纵向弹拨手法,沿膀胱经络的走形,向下向上进行弹拨,使经络完全通畅。弹拨时醉好让身躯尽可能的后伸。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优:症状体征安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或生活状态; 良: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但工作生活仍有一定程度受限; 可:症状体征改善,工作生活受限明显;差:症状体征无改善。

    2.2  结果: 本组病例中,优25例,占67.5%;良7例,占18.9%,可4例,占10.8%;差1例,占2.7%。

    3  讨论 

    正常脊柱的运动,靠骨骼和关节的结构,神经肌肉韧带的协调作用共同来完成。这些脊柱内外平衡因素的协调一致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正常的脊柱前后看是一条直线,侧面看有四个曲度。

    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的患者,由于反复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脊柱通过改变正常的位置,代偿性的使损伤后的脊柱达到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逐渐形成了下腰曲线明显选择侧弯。

    外伤劳损及骨质关节退变是导致内外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棘上(间)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及棘突间韧带等限制腰部过度前屈的组织结构受到损伤时,可引起组织的屈曲性损伤。过度后伸则可造成限制后伸的纵韧带、棘突及小关节的损伤,同时伤及腰部背伸肌,椎间盘组织。

    损伤的慢性积累,加之长期肌肉筋膜牵拉、摩擦受压,使骨关节结构受累,日久出现退变、松动,骨赘软组织出现瘢痕、粘连,甚至挛缩。长期外周软组织平衡失调,必然影响骨关节的活动功能,反过来又影响软组织的协调平衡,产生恶性循环。见图1。

 

    依据腰椎旁肌应力点损伤症患者的发病机理和特点,治疗时我们纠正椎体移位,同时在应力点处给予小针刀松解、剥离、疏通、分筋、理筋等手法治疗,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重新形成代偿曲线,使椎旁肌两侧受力大致恢复平衡。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