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进展研讨会在上海圆满召开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进展研讨会在上海圆满召开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8914#
2023-06-19
我要评论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进展研讨会在上海圆满召开

为进一步增进和交流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新理念和新技术,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与骨科在线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中华骨科杂志、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协办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进展研讨会暨前交叉韧带重建采用全内技术的专家共识会”,于2023年6月17日在上海召开。

会场掠影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共有40位专家参加,29位专家于线下相聚,11位专家线上交流,共作学术汇报34个,43位专家参与共识讨论。本次大会聚焦膝关节损伤最常见的交叉韧带损伤诊治,通过充分的学术交流,碰撞学术灵感,拓展学术视野,凝聚学术共识,把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中国运动医学同仁。骨科在线平台对本次会议全程直播,线上观看超10000人次,会议主题、内容和专家发言获得高度认可。

徐卫东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与会嘉宾

会议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卫东主持,他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同道表示诚挚谢意,并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政委徐财明大校,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镜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刘玉杰骄三级教授,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马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箭教授、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彦林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运动医学领域专家和学者。

徐财明政委致辞

徐财明政委在致辞中代表院方对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表示诚挚的谢意与欢迎,并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的发展作了简要汇报。建院70年来,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发展。在骨科关节外科亚学科20多年的发展基础上,为聚焦军事训练伤和骨关节疾病的精准治疗、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设立了独立编制和运行的关节骨病外科。建科以来,在徐卫东主任的带领下,全体科室同志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建立了卓越的学科特色和临床品牌,在医教研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

徐财明政委期许,未来运医同仁们笃定信念、精诚合作,借助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向更深层次更高领域探索追求,有力推动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创造更高价值。

刘玉杰教授致辞

作为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的骨科前辈,刘玉杰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与海军军医大学的不解之缘,一表对母校的感恩怀念之情。刘玉杰教授对徐卫东主任团队近年来为全军运动医学及军事训练伤所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评价。刘教授并寄语,在新时代背景下,希望全国的运医同道能够共同学习、互帮互助、携手并进,将军事训练伤和为军服务做得更好,加快推进军体融合、军体共同发展,共同迎接运动医学新征程。

敖英芳会长致辞

敖英芳会长代表分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近年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运动医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肯定,对院方、各界为运动医学事业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今年恰逢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组织管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和里程碑,新一代力量逐步成长为运动医学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注入了新动能。祝贺徐卫东主任在今年3月连任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后,本月又当选中华医学会第五届运动医疗分会副主委委员。希望未来,在新一代骨干班子的带领下,加强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培训,组织指南共识制定,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继续做出贡献,助推国内运动医学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专业交流,各抒己见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活动紧密展开。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机制、手术治疗及康复和重返运动仍是运动医学当前最关注的问题。尽管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患者重返运动率低、中远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高等难题。本次会议通过主旨发言、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及手术展播讲解等多种形式,聚焦膝关节交叉韧带的诊治,探讨相关前沿技术和最新理念,分享国内外先进经验。

第一章节


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本节由李彦林、天津市天津医院陈德生共同主持。刘玉杰带来“从临床需求探索前交叉韧带重建之路”的主题报告,强调临床中要善于思考,科研创新必须与临床结合,以保障人民健康为职责。敖英芳分享了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不断改进之路中的经验与心得,总结了目前研究成果与进展。

马英总结了国内指南共识的发布及应用,分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及不足,细致阐述了指南共识制定标准的评价与流程,并对高质量的指南共识制定提出指导和建议。李箭讲解了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期分型,并分享了华西医院的个体化诊疗策略,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蒋青在“运动损伤与遗传研究”的报告中指出韧带断裂有一定遗传背景,为临床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第二章节


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随后,授课专家围绕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新技术、改良技术、手术技巧与陷阱展开探讨,本节由郑州市骨科医院刘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洪、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糜菁熠共同主持。

李彦林汇报了内减张技术辅助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增强稳定性、快速康复等优势。刘宁细致讲解了改良三入路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中操作与优势。

于腾波从力学因素、解剖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肌腱疲劳因素等方面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进行细致讲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其纯结合病例,分享了面对复杂情况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应如何进行全内重建与规避技术陷阱。

王洪回顾了全内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文献,并讲述了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全内技术注意事项。陈德生围绕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技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经验展开分享,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血供、稳定及促进愈合等优点。

西安市红会医院郑江、浙江省人民医院毕擎也带来线上授课,围绕前交叉韧带重建全内技术得手术要点,全内技术在青少年骨骺未闭中应用等展开汇报,分享各自临床经验,解析难点。

第三章节


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在下午的交流中环节,首先由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晓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云霞共同主持。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赵金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张强开场,回顾了全内技术及解剖功能双束重建的文献研究数据和临床病例回访,为与会嘉宾分析了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隧道内的最佳长度和双束重建的应用优势。

第四章节

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本节由赵其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共同主持。术后康复与重返运动在运动损伤的治疗中是尤为重要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张新涛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庆军,讲解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的评价标准与详细流程,以及如何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前交叉韧带重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章亚东回顾了前交叉重建方式的变迁更迭,概述等长重建、解剖重建、双束重建的优劣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魏民、北京积水潭医院张辉围绕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技术定位的原则、操作技巧和透视辅助技术进行讲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吕松岑对“4”字体位下经前内侧附加入路制作股骨骨道进行汇报,指出作为一种选择,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郭林结合病例,讲授人工韧带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邢更彦带来后交叉韧带重建指征及全内技术重建优势的授课。

第五章节

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本节由苏州市立医院郝跃峰、北京医院张耀南共同主持。徐卫东带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关节炎发生写原因、现状及预防与治疗措施的授课,并分享了肌腱末端病的生物治疗经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程飚、长沙市中医医院魏利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大启、苏州市立医院张向鑫都分享了全内技术的临床使用体会。

糜菁熠和李云霞也带来关节镜下肘关节囊内骨折的微创治疗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的新理念、新进展的学术分享。


冯建豪汇报共识初稿

本次会议中,还举行了“前交叉韧带重建采用全内技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第二次讨论会议。讨论会由中华骨科杂志协助完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冯建豪对前交叉韧带重建采用全内技术的专家共识进行了初步汇报。参与共识制定线上及在场嘉宾围绕此共识制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了各医院相关经验,引发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至此一天的学术交流落下帷幕。大会主席徐卫东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本次会议聚焦国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理念、新研究,围绕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新技术做了充分的阐述,紧跟国际前沿,通过多形式交流,为我国运动医学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未来任重而道远,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期。期待各位同道携手并进、不停努力、不断追求,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理念,依托学会平台,紧跟国家健康战略,为中国运动医学事业及发展贡献我们毕生的努力!

点击下图,观看回放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