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线(SC线)及其分型在颈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脊髓线(SC线)及其分型在颈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7321#
2021-01-28
我要评论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倪励斌 吴爱悯 盛孙仁 王向阳

前言

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成形术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减压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节段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疾患。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原理是颈椎后方减压后使脊髓向背侧移位, 从而使前方得到减压。

既往研究表明术后脊髓减压程度与术前颈椎曲度和前方致压物大小有关。目前预测术后脊髓减压程度主要有以下这些指标:

上述这些指标均存在一定缺陷,其中K线首次将颈椎曲度与致压物相结合,但未将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结合起来。综上所述,这些指标均未涉及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的关系,不能定量、准确预测颈椎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的减压程度。

脊髓线(SC线)及其分型

为了克服以上方法的缺点,结合临床应用实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王向阳主任团队根据开门术后脊髓漂移原理,提出脊髓线(Spinal cord line,SC线)及其分型,将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相结合,能有效准确预测术后脊髓减压效果,同时指导椎板减压范围和入路的选择(图1)。


在MR T2像脊髓矢状位上画线,具体方法见图1。根据SC线与前方致压物关系可分为3型:I型为致压物在SC线前方,II型为致压物与SC接触,III型为致压物超过SC线(图2)。


SC线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所划SC线的位置随着拟定开门节段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患者存在C4/5节段脊髓压迫,当拟定开门减压节段为C3C5时,所作的SC线为AB1,致压物在SC线前方,分型为I型,预测术后无法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当开门减压节段为C3C6时,SC线为AB2,为II型,预测术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当开门减压节段为C3C7时,SC线为AB3,分析为III型,预测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SC线可通过医院电脑上的影像系统,在T2像脊髓矢状位上做线。

脊髓线(SC线)及其分型的应用

作用1:预测术后脊髓减压效果。

SC线同时反映颈椎管曲度、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的关系,根据SC线及其分型能更好地预测颈椎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减压的效果(图3~图8)。


作用2:指导开门节段的选择。

SC线及其分型方法除了能有效预测术后减压效果之外,对开门节段范围的选择也具有指导意义。既往根据减压原则开门节段应上、下各超过受累椎间1个节,但有时候为了脊髓整体向后漂移,减压范围还有扩大,如采用SC线及其分型方法可简单精准地确定减压节段。如致压物均在所划SC线前方(I型),则提示术后减压满意,即确定了手术开门节段范围。

SC线的位置随着拟定开门节段的变化而变化,术前规划时,要选择SC线分型为I型的开门节段范围。如图示9,当拟定开门减压节段为C3C5时,所作的SC线为AB1,分型为III型,减压节段为C3~C6时,SC线为AB2,分型为II型;当开门减压节段为C3C7时,SC线为AB3,分型为I型,故选择脊髓线AB3确定的手术节段作为开门范围,预测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


作用3:指导手术入路,确定是否需再行前路手术及其减压节段。

关于手术入路的选择,一些节段受压严重,后路手术无法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而前路风险较大,需要先行后路手术,再行前路手术,根据SC线及其分型,可精准预测是否需再行前路手术及手术减压节段。

对于压迫严重的节段(SC线III型),即使扩大减压范围也无法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的,需要对该节段进行前路二次手术,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图10~图11)


总结:既往的指标预测脊髓漂移均存在一定缺陷,王向阳主任团队提出的SC线及其分型,首次将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相结合,具有预测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减压的效果,确定开门节段范围及入路的选择这三大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脊髓线(SC线)及其分型的三大作用

作用1:预测术后脊髓减压效果。

选择开门节段后,划出SC线,分型为I型开门术后减压满意,II型大部分可获得减压,III型减压不满意。

作用2:指导开门节段范围的选择。

选择开门节段,如致压物均在SC线前方,则提示术后减压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即确定了手术开门节段范围。

作用3:指导手术入路,确定是否需再行前路手术及减压的节段。

针对压迫严重,如SC线为III型的节段,提示该节段需要再行前路手术减压。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 徐华梓, 池永龙, 林焱, 黄其衫, 毛方敏, 等 脊髓线预测颈椎后路开门术后脊髓减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11;(06):526-9.

2. Baba H, Uchida K, Maezawa Y, Furusawa N, Azuchi M, Imura S. Lordotic alignment and posterior mig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following en bloc open-door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myelopathy: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J Neurol. 1996;243(9):626-32.

3. Kawakami M, Tamaki T, Ando M, Yamada H, Yoshida M.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morphology of the spinal cord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reated with expansive laminoplasty. J Spinal Disord Tech. 2002;15(5):391-7.

4. Suda K, Abumi K, Ito M, Shono Y, Kaneda K, Fujiya M. Local kyphosis reduces surgical outcomes of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Spine (Phila Pa 1976). 2003;28(12):1258-62.

5. Yamazaki A, Homma T, Uchiyama S, Katsumi Y, Okumura H. Morphologic limitations of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by midsagittal splitting method for myelopathy caused by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n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 (Phila Pa 1976). 1999;24(1):32-4.

6. Iwasaki M, Okuda Sy, Miyauchi A, Sakaura H, Mukai Y, Yonenobu K, et al. Surgical strategy for cervical myelopathy due to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Part 1: Clinical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of laminoplasty. Spine (Phila Pa 1976). 2007;32(6):647-53.

7. Lee JY, Sharan A, Baron EM, Lim MR, Grossman E, Albert TJ,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pinal cord drift after cervical laminectomy and arthrodesis. Spine (Phila Pa 1976). 2006;31(16):1795-8.

8. Fujiyoshi T, Yamazaki M, Kawabe J, Endo T, Furuya T, Koda M, et al. A new concept for making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surgical approach for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the K-line. Spine (Phila Pa 1976). 2008;33(26):E990-E3; doi: 10.1097/BRS.0b013e318188b300.

作者简介:


倪励斌

倪励斌,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2019年6月,本科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9年9月至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向阳教授。目前参与发表SCI论文4篇。


吴爱悯

吴爱悯,医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曾到美国马里兰大学St.Joseph医学中心McAfee实验室访学1年,参加哈佛医学院CLIME临床研究学习班1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玛丽医院骨科访学4月。

一直从事骨科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第一作者或最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JBMR、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Pain,Bone & Joint Journal(JBJS-Br),Spine,Spine J,Eur Spine J等杂志。第一发明人获美国发明专利一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副主编《脊柱内固定解剖学》,参编多本临床著作。

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数字脊柱外科学组委员,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MC Surgery杂志Associate Editor,Asian Spine Journal,Journal of Spine Surgery杂志Editorial Board。

曾获201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度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七)。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温州医科大学优青培育工程。


盛孙仁

盛孙仁,医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脊柱外科颈椎外科副主任医师。

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枕颈融合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修复分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

已发表骨科领域相关学术论文18篇,其中脊柱外科相关SCI论著(第一或通讯作者)12篇,发表于Eur Spine J,World Neurosurg,Int Immunopharmacol及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等国际知名期刊杂志。主持课题省卫生厅课题等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2项。申请并授权专利1项,参与编写著作一本。


王向阳

王向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育英脊柱侧弯预防与治疗中心主任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获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奖,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首届十大名医。曾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附属Civic医院、法国里昂CMCR医学中心、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Presbyterian医院脊柱中心,美国TSRH医院做Fellow或学习。

擅长脊柱各类疾患的诊治,作为科室颈椎外科组组长和脊柱畸形外科组组长,特别是在复杂颈椎疾患、上颈椎畸形,以及儿童和青少年复杂脊柱畸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诊治了大量患者,并取得良好疗效。

国际颈椎研究学会(CSRS)会员(Corresponding number),亚太颈椎研究学会(CSRS-AP)会员(Active number),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颈椎研究学组、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颈椎学组、畸形学组和显微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神经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脊柱退变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委员会枕颈外科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轮值组长等。《脊柱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和EI论文70余篇,主编《脊柱内固定解剖学》1部和参编《脊柱微创外科学》等著作12部。以负责人获浙江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要研究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