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止于平凡——第二届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年医师论坛在京召开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锐意进取、止于平凡——第二届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年医师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4609#
2019-03-09
我要评论

为促进我国青年医生学术成长、加强青年骨科医学学术交流,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年医师论坛,于2019年3月9日在北京召开。

开幕式现场

张英泽院士致辞

“年轻一代朝气蓬勃,要锐意进取,更要精益求精。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后人勇攀高峰的不凡之路。”本次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在致辞中激励青年骨科医师勇于创新。

他寄语青年医师要将创新意识印在脑海中、融化到血液中、渗透到细胞间,并应用于临床上。

侯志勇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教授总结了青年委员会及各专业学组2018年度工作情况。他在总结中讲到,“第一届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年医师论坛” 吸引了来自大陆及港澳地区的近600位中青年骨科精英参会。在2018年中,各专业学组相继举行了系列学术会议,各位委员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委员的情谊,提升了学术水平。

他表示,青委会2019年将继续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引领下努力奋进,开拓创新,秉承尊师重道、传道解惑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将骨科青年医师论坛打造成品牌性学术盛会,成为广大骨科青年医师的积极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王坤正教授致辞

骨科青年医师论坛的持续举办和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了全国青年骨科医师投身临床研究、分享学术进展的热情,调动起骨科新生代融入中国骨科发展潮流的积极性。由此也引发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对往事的追忆。

王坤正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20年前中华医学会青年委员的由来,也见证了20余年来青委会从幼苗生根发芽到现在枝繁叶茂,代代传承的发展壮大过程。他指出,本次会议不只是学术研讨,而是通过学术交流储备人才,发现更多精尖人才,为今后骨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意义深远。

王大方副秘书长致辞

中华医学会王大方副秘书长谈到,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从51人扩展为11个学组,形成了有利于年轻人实干创新的机制,给了全国骨科青年医师一个充分释放自身才华和能量的平台。

他希望骨科青年医师: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博学笃行,精深明理;实干担当,有所作为。为此,青年骨科医师要在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始终保持闯劲、钻劲和韧劲,在为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建设世界科技创新新高地。

张培训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培训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介绍了与会嘉宾,同时,他还转达了因故未能到会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西安红会医院郝定均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对青年医生的关心和本次会议召开的祝贺。

大师点拨骨科青年医师

专家授课

骨科青年医师论坛得到我国各领域骨科顶级专家的支持。在此次论坛上,张英泽院士阐述了骨科创新的意义,号召青年医师勤于思考和钻研,勇于自主创新,将更多研究成果用于临床治疗。

王坤正教授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与前景》,他认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关节外科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是关节外科走向微创化、精准化和标准化的道路之一。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刘璠教授在《名医成长之路与未来》的报告中,号召年轻医师要胸怀大志,有成为地方、省内、全国和世界名医的想法,取得更大成就。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翁习生教授在《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外科治疗》的报告中,介绍了我国血友病性骨关节病人的发病情况、临床治疗难点及注意事项。

专家授课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文教授在《颈椎微创手术并发症》的报告中指出,颈椎微创手术并发症较开放手术高,处理相对困难和紧急,学习曲线相对陡峭,必须有微创转开放的预案。

天津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在《如何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的报告中,提出脊髓损伤要通过技术突破、理论完善和临床转化,寻求未来转化之路。

《中华骨科杂志》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在《论文写作是必要的教育课程》的报告中,传授了撰写论文的要点和投稿窍门,发表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杜绝学术不端。《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主任刘国栋教授就学术论文中前言部分的撰写要求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代表骨科新生代,分享了他的《骨科再生医学研究和思考》,认为肌肉骨骼系统伤病难题需要再生医学进行层级进化,呼吁大家拥抱骨科再生和大数据等新科技,寻找更大的成长空间。

  青委勇于挑战锐不可当

专家授课

侯志勇教授作了《骨筋膜室综合征存在吗?》专题报告,西安红会医院马建兵教授作了《3D打印金属修补膝关节翻修严重骨缺损》专题报告,张培训教授作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中枢重塑》专题报告,上海华山医院马晓生教授作了《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冠状面失衡的探讨与对策》专题报告。


专家授课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施忠民教授作了《踝上截骨的困惑与对策》专题报告,北京积水潭医院刘亚军教授作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进展》专题报告,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苏佳灿教授作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缺损修复焦点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柳教授作了《软骨发育不良发病机制研究对临床治疗的启示》专题报告,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研究所邹卫国教授作了《骨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细胞可塑性变化》专题报告。

当天下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11个专业学组分别举行学术活动,各学组分别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

创伤学组合影及会场

脊柱学组合影及会场

骨肿瘤学组合影及会场

其中,创伤学组进行了骨盆髋臼骨折、上肢骨折、髋部骨折和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专题演讲;骨肿瘤学组进行了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专题演讲;脊柱学组对青年医生成长路上的“坎坷”与“超越”——印象深刻的14个失败病例作汇报。



肩肘学组合影及会场

运动医学学组合影及会场

足踝学组合影及会场

肩肘学组进行了肩关节微创、肩关节周围骨折和肘关节疾病的专题演讲;运动医学学组进行了膝关节论坛;足踝学组进行了新材料新技术临床应用和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专题报告。

骨质疏松学组影及会场


关节学组合影及会场

基础学组合影及会场

微创与智能学组合影及会场

组织工程与材料医学学组合影及会场

另外,骨质疏松学组、关节学组、基础学组、微创与智能学组和组织工程与材料医学学组,针对本专业的临床热点、争议话题、复杂病例等内容,也分别展开了探讨。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各学组的成立和青年论坛的举办是创新的结晶和产物,也是创新的推动者和驱动力。展望未来,我国骨科青年医师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