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鹭岛,畅聊一“厦”——第14届施乐辉国际创伤高峰论坛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相约鹭岛,畅聊一“厦”——第14届施乐辉国际创伤高峰论坛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3989#
2018-07-01
我要评论

2018年6月30日,施乐辉国际创伤高峰论坛在美丽的鹭岛——厦门举行。它倚海而建,远远望去碧空如洗,蜿蜒的海岸线宛若从天空划过的轨迹、浑然天成,让与会者在参会的同时感受这座海滨城市的魅力。此次大会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一同商讨髋部、股骨、胫骨和足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大会注重临床实战经验交流,专家也在各个板块中分享典型病例,其中更有失败病例的探讨与反思。

开幕式现场

Alaeddin Ahram总经理致欢迎词

施乐辉中国部董事总经理Alaeddin Ahram先生致欢迎词,他提到施乐辉多年来一直致力为骨科事业作出贡献,本届大会也邀请诸多创伤学术专家一同商讨教育理念。施乐辉会一如既往的鼓励、支持,并为学术会议提供最优的帮助,希望创伤会议枝叶长青。

王满宜教授致开幕词

大会主席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致开幕词,他提到自己作为大会主席12年,也见证了施乐辉一直为注重教育理念而作出的努力。“如果医疗器械不教会医生如何使用,那它就相当于废铜烂铁,也就是说错误的使用技术对病人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如何运用新理念使用器械治疗病人。”此外,他还说道,临床工作者不能完全依照文章,有些文章的可靠性有待商榷,但我们可以参照教课书,至少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他讲到会议要在服务、学术质量等方面要区别与其他会议,让与会者真正在临床实践中获益。

髋部骨折,病例启示

Stuart Gold教授授课

港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uart Gold教授作了《股骨近端和髋部骨折治疗的最新技术及理念》的专题报告,他介绍了转子间、股骨颈、转子下的定义,并分析自己CHS治疗中失败率占比,其中稳定8%~16%,不稳定25%。IIM固定优势在于它更短,减少血液流失等。在固定技术方面,IT固定偏向于年龄更大的人群,且它具有稳固作用;BC固定适用年龄范围较广;ST固定适用于年轻患者。通过分享病例,他详细讲解了这几种固定技术的临床适用。

汤欣教授授课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汤欣教授介绍到,髋部大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运丰富。2013年髋部骨折在中国占有110万,其中死亡率占15%~30%;而且临床上一侧发生骨折后同侧再发生率1.7%,而另一侧5%,手术也俨然成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首选方法。髋部具有2mm的分离移位就可以导致内侧的塌陷和外侧钢板弯曲的生物力学特点,这也促使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绝对稳定。他介绍到2006年,InterTAN正式上市后世界第一例手术在三个半月后骨折愈合,完全负重行走。

病例介绍

病例讨论专家

包头市第四医院黄伟东介绍一则转子下骨折病例,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技术要点,对于术者来说主要是纠正1.内翻畸形;2.旋转、短缩移位。针对股骨粗隆下骨折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国内骨科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分析。王满宜教授提出对于远端锁钉选择单锁钉还是双锁钉向汤欣教授提问,汤教授认为“通过自己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于达到准确复位的骨折,选择单锁钉与双锁钉对骨折愈合及术后负重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潘志军提问“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治疗前期是否需要牵引复位?”,汤教授通过对于这类骨折的对比研究,采用三种方式对比,一是未行牵引治疗、二是采用皮牵引治疗、三是采用骨牵引,通过对比对于患者的疼痛、术中骨折的复位、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区别,故汤欣教授建议术前无必要进行牵引治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剑宏介绍了一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病例。该患者为股骨转子下骨折(骨折分型SEISHEIMER3A型),曾先后进行了三次手术。第一次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国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年发生钢板断裂。分析第一次手术可能的失败原因为:1)内固定选择钢板不是首选,根据AAOS指南推荐及AO教育组织推荐,转子下骨折首选内固定方式为髓内固定。2)即使选择钢板固定,但螺钉的置入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螺钉置入的分布及长度均不够,导致骨折部位强度不够。3)本病例为局部粉碎骨折,在复位要求上不需要解剖复位,要注意保护局部血供,而第一次手术明显是为了追求解剖复位而过多破坏了骨折局部血供。

第二次手术为更换股骨近端PFNA+局部植骨,术后1年半再次发生内固定断裂。分析可能原因为:1)髓内钉长度选择不合适,应该选择长髓内钉固定。2)局部植骨不够充分。第三次手术理论上采用INTERTAN钉重新翻修最合适,因为INTERTAN钉在近端稳定性上有独特优势,但当地医院无INTERTAN钉,退而求其次,最后采用DCS95度角钢板+断端腓骨/髂骨植骨进行翻修,术后5月复查X片显示,骨折端大量骨痂生长,第三次手术获得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胡国东介绍了逆粗隆骨折病例,该病例一期行髓内钉固定,外侧壁骨折移位明显,骨折不愈合;二期手术给予行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重建外侧壁,骨折愈合良好。对此国内外专家探讨激烈,Stuart Gold教授提出二次手术中应该将远端锁钉取出,这样可以使病人骨折断端得到更好加压愈合;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也给出了应该取出远端锁钉的建议,并要利用内固定对骨折断端给予充分加压;周方教授认为对于类似病例,若有大粗隆分离超过5mm,需在手术过程中一期于后外侧给予钢板固定,与会专家均给予肯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伟栩介绍一则病例,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固定术后11个月,行走困难伴疼痛。疼痛考虑螺旋刀片尾部突出引起滑囊炎及不愈合引起。病例采用拆除原髓内钉、INTERTAN固定及植骨,骨折愈合。股骨转子间骨折不愈合很少见,多数为复位不良引起。吴新宝教授指出,股骨颈头部骨缺损不明显,仍存在牢固固定可能的,尽可能选择内固定翻修手术,不考虑关节置换。王满宜教授指出髓内钉术后,更换原型号的髓内钉会存在内植骨对原钉道骨质抓持力不足的问题,本病例采用了双钉的INTERTAN,改善了固定,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更可取的选择是改成不同角度的固定方式,以避开股骨颈骨的钉道,如角钢板、DCS、锁定钢板。

Zaid Seedat教授授课

南非德班Zaid Seedat教授作了《髋部骨折最新解决方案(新型髓内钉治疗)》的报告,他介绍了髋部骨折具有承受强烈的压力和手术治疗小误差两个主要特点,并给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他建议使用Tip-To-Apex测量距离,临床中要注意股骨前弯曲,并要意识到髋部骨折的不稳定性加以固定同时要注意避免骨折移位,以及在骨折未复位的时候避免外展活动等。

胫骨骨折,病例启示

王秋根教授授课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秋根教授作了《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治疗》的专题报告,他介绍到胫骨骨折具有发病率低、损伤重、固定困难和双焦点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在髓内钉治疗方面,新型胫骨髓内钉可以治疗胫骨干41、42、43部位的骨折;简单平台骨折合并有胫骨干骨折的病例,髓内钉进针点完整的前提下,不是髓内钉禁忌症。此外,他还提到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使手术更精确。

Stuart Gold教授授课

Stuart Gold教授作了《Pilon骨折》的专题报告,他介绍到胫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机制是以缓慢的速度下移和旋转,在治疗中注意固定、牵引和外延长等技巧。临床上要重视软组织损伤,鉴于其损伤特性,推荐手术时机在伤后6h~6days。

病例介绍

病例讨论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张云飞与专家探讨了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内髁的骨折,为进一步体现其受伤机制以及治疗手段,研究者分析主要骨折块MFB,将其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分别为①内髁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②后内髁骨折,骨折线由前内向后外,③前内髁骨折,骨折线由前外向后内。三种骨折通常由内翻中立位、内翻屈曲位以及内翻伸直位受伤机制所导致,无论是哪种损伤机制,往往会合并附属组织的损伤。

专家给予建议,如果未涉及ACL、PCL止点撕脱损伤,可以只采取内侧入路无需后内侧入路;ACL、PCL侧副韧带撕脱损伤,建议一期进行固定,具体方法可采取关节镜治疗也可以采取切开的方式,否则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或者ACL止点撕脱骨折影响膝关节伸直;对于后内髁骨折,如果骨折未跨越髁间棘未累及外髁,无需进行前外侧钢板辅助固定;对于后内侧入路,腓肠肌内侧头切断入路并非常规入路,切断后影响稳定性而且会影响血管神经束,尽量避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芮碧宇分享了一则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干病例,手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由于平台主要涉及后柱区域,所以前方区域就可以留出来给后续的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手术关节面解剖复位,以及获得良好的功能复位。Zaid Seedat教授认为髌上入路目前文献认为不会造成软骨破坏,同时有助于复位,同时文献认为开放的使用髌上入路不会增加膝关节的感染。

足部骨折,病例启示

武勇教授授课

北京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作了《距骨骨折的治疗——解剖及手术技术》的专题报告,他介绍到距骨骨折发生率低,在0.14%~0.32%;而它常需急诊处理,年轻医师经验缺乏;当临床中无法避免治疗中的苦难或术后X线片不理想时,该如何解决就变得尤为重要,由此他介绍了骨科导航机器人辅助用于临床的进展。他给予建议,解剖复位距骨体骨折,特别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至关重要,临床上要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要积极康复训练。

病例介绍

病例讨论专家

上海仁济医院张超分享了一则距骨颈骨折伴距下关节脱位的病例,术中胫距关节、距下关节不稳定,复位后维持困难,最终通过改变复位顺序,克氏针临时固定等方法取得满意结果。施忠民教授认为踝关节改变ollier切口对于距骨颈骨折的外侧显著和术中操作有很大帮助,不必拘泥于标准前外侧切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徐向阳教授认为,对于这类骨折,首先应当重视距下关节的复位情况,必须在术中达到解剖复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对该病例强调,距骨颈骨折术中解剖复位及维持复位的重要性,明确了此类病例的术中难点及解决方案。

佛山中医院张宏宁分享了一则跟骨骨折不愈合病例,该院教授认为不愈合的原因为复位不良,解决的方法应该先植骨愈合骨折,二期矫正畸形,尽量保留距下关节;徐向阳教授也认为是复位不良,并认为翻修手术松解跟腱,采用外后切口,避免伤口问题;施忠民教授认为本例骨折主要还是复位不良,固定方式值得商量,应加轴向的螺钉固定,对于是否融合距下关节,他认为矫正同时应愈合骨折,并且跟腱松解与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杨云峰教授认为不愈合的病例即使现在没有问题,以后还是会有问题,如前跟的撞击、跟骨周围关节炎等情况。

曾炳芳教授总结道,今天高峰论坛很有成效,专家讲授原则和手术操作技巧,通过探讨病例能让大家有所收获,英雄所见略同,各位专家与学员之间心照不宣,当然病例中还存在争议的问题,但通过讨论专家的点评让疑惑得到解决。他讲到要遵循减少对骨折部位生物学环境的扰乱这一原则,但前提是要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要注意预防的重要性。本次大会形式新颖,探讨病例现场十分火热,曾教授说,争论不是谁对谁错,重要的是明确问题,教学相长,才可以促进创伤骨科不断进步。

与会嘉宾合影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