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来源: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 编号 : #133887#
2018-05-31
我要评论

2018年5月28日下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樊瑜波教授与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副主任尤里·戈罗霍夫分别代表中俄两国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人文与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的而合作达成共识,标志着两国Ilizarov技术领域国家层面合作的开端,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签约现场

樊瑜波教授作报告

樊瑜波教授介绍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发展现状,及承担的多项国家级任务。他强调,中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民对健康问题空前关注,使得康复辅具科研、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需求和人才培养更加迫切,此次中俄在交叉学科领域实现国家层面的合作签约具有重大意义,将对两国Ilizarov技术、矫形外科与双方康复辅具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凯诗娃主任作报告

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国际部主任凯诗娃向中方代表介绍了Ilizarov中心的发展规划、工作特点、科研方向等,她特别指出,秦泗河主任与该中心主任古宾教授已经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今天的合作协议的签署铺垫了政府层面合作共赢发展的基础。

秦泗河主任作报告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泗河主任作了题为《Ilizarov技术在中国》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学科与Ilizarov技术的历史渊源,并感恩俄罗斯Ilizarov科学中心为中国骨科学所做的贡献。他对中俄两国在Ilizarov技术肢体残疾功能重建应用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并将自己主编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赠送尤里·戈罗霍夫副主任。

签约仪式合影

接着,中方代表樊瑜波主任和俄方代表戈罗霍夫副主任正式签署了中俄合作协议书。协议双方即日起,将共同进行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技术、康复辅具、生物学工程等基础研究,规划合作研究项目、互相交换临床科研资料和某些数据共享,撰写相关著作和论文,相互派遣进修医生,深度开展相关学科的人才培训、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合作。今年6月,国家康复医院矫形骨科臧建成医生将作为合作协议签订以来的第一位医生前往库尔干Ilizarov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与访问交流。

据悉,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做出决议,将聘请秦泗河主任为该中心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将在6月14日库尔干国际会议上举行。这给签约仪式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秦泗河主任曾代表佳木斯市政府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卫生署签订矫形外科合作协议

据秦泗河主任介绍,早在1992年7月,他就曾代表佳木斯市政府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卫生署签订矫形外科合作协议,约定缔约双方互派医生进修学习。今天,秦泗河主任进一步促成中俄两国Ilizarov技术应用、辅具康复等领域的全面合作,适逢国家改革开放、日益强盛的大势,中俄两国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使得26年后,举行国家层面的战略务实合作。

部分出席签约仪式学者合影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樊瑜波,中心书记蔡山涛,医院名誉院长、矫形外科主任秦泗河,医院常务副院长刘启栋,业务副院长吕泽平,业务副院长毕胜,中心综合部主任陶春静,中心科研教育部主任苏宏伦,医院办公室主任孟令娆等以及俄罗斯国家Ilizarov中心副主任尤里·戈罗霍夫、国际部主任瓦伦蒂娜·凯诗娃。

背景资料

俄罗斯国家Ilizarov科学中心简介

Ilizarov教授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独创了有别于西方医学—符合生态医学的微创技术体系,广泛用于创伤骨折治疗、肢体畸形矫正残缺修复,挽救了无数濒危截肢的四肢残缺畸形,被国际学界公认为20世纪骨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继“巴普洛夫”之后俄罗斯人为世界医学和生物学创造的伟大贡献 。张应力生物学理论,近年又推动了干细胞研究、全息生物学研究、再生医学、智能化医学控制论等跨学科的基础研究。

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中心是Ilizarov技术的发源地,位于西西伯里亚库尔干州首府—库尔干市。1982年由前苏联政府投资建成并开业,中心占地约5000亩。除800张病床的医疗区,配套科室有: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区、生化与生物力学实验室、影像室、骨量检测室、功能训练厅、骨外固定器研制与生产的工厂、学术交流厅与Ilizarov展览馆。附属有“国际部”,“Ilizarov技术学院”,《英才》杂志编辑部,中心归俄罗斯联邦中央政府直属管理,是世界矫形骨科医师朝拜的圣地,俄罗斯医学领域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目前该院已和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简介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前身是民政部假肢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5月。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逐步改变,为保障残障群体(“残障群体”泛指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人,此概念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残疾”相对应)权益,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事业,由11位院士提议,经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于2006年3月在假肢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中心设有国家康复辅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附属康复医院2个二级法人单位,规划建设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在公益性、基础性、政策性研究方面,着重于探讨和界定辅具康复与保障残障群体之间的关系,研究康复辅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中心在科研方面,参与组织并承担了“残障人生活保障辅具研究”、“智能轮椅关键技术、单元部件及目标产品的研发”和“伤后常用康复辅具应用方案研究”等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近20项。中心在临床研究方面,设有临床研究部(附属康复医院)(秦泗河教授为首的矫形外科为医院重点科室),主要从事康复辅具新技术、新产品的临床应用和矫形外科疑难病例分析研究。中心在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方面,设有国家康复辅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康复辅具的检测和标准制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