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绂教授
郭世绂(1921~2009),江苏镇江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前身)。曾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大外科主任和骨科主任,该院骨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
由于他的学术造诣和声望,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基础学组组长和天津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他还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骨科学会、欧洲编辑学会等会员;并曾担任《中华骨科杂志》两届总编辑(1988-1996)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骨关节损伤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老年杂志》等科技期刊的编委。
他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先后担任主编及副主编的大型著作有《脊柱外科学》《临床骨科解剖学》《代谢性骨病学》《脊髓损伤》《肩关节外科学》《骨科手术学》《骨科临床解剖学》《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等,是一位成绩卓著的骨科学专家。
郭世绂教授主攻骨质疏松症和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在骨质疏松症方面,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单光子骨密度测量、手指掌骨指数测定、椎体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所获得数据对我国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郭世绂教授涉足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由浅入深,由细胞生物学到分子生物学,先后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病生理、电生理、生物化学到脊髓损伤的实验性治疗、脊髓细胞悬液、雪旺细胞的培养及神经生长因子转染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发表过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他培养的研究生的课题也多围绕这一研究方向。